钢铁行业国企和民企的利润分化正在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虽然上半年钢价整体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涨幅,但从披露完毕的半年报来看,包括宝钢、鞍钢、马钢等在内的多家大型钢企并没有获得业绩增长,利润反而出现同比大幅下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营钢企在上半年的业绩红火异常,呈现出与国有钢企完全不同的景气情况。部分民营钢企甚至达到40%以上的利润增长。
国有大钢企业绩堪忧
已上市钢铁企业上半年运行平淡。根据上证资讯统计的半年报数据显示,33家钢铁企业中,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19家,同比减少12家,亏损2家。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8.8%,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4.49%。龙头企业鞍钢股份、马钢股份、宝钢股份等大国企都出现了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
其中,鞍钢股份净利润2.20亿元,同比下降92.0%;马钢股份净利润3.10亿元,同比下降70.2%;宝钢股份净利润53.2亿元,同比下降36.0%。
对于业绩大幅下滑,上述国有钢企有一个共同理由,就是上半年以铁矿石为代表的原料价格上涨。“去年上半年还在使用2009年的低价协议矿,可比基数较低导致今年上半年铁矿石采购价涨幅偏大。”这些理由被鞍钢和马钢作为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加以解释。
影响该部分钢企业绩的另一个原因是,上半年汽车、家电、机械等行业需求持续低迷,使得板材市场下滑明显。与之对应的,长材类产品因为得益于保障房及高铁建设等支撑,整体价格走势优于板材产品。
与上述国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民营钢企的利润状况。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东方集团主要资产为河北津西钢铁,其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该公司净利润为11.55亿人民币,同比增幅高达44.58%。同样属于民营钢企的大冶特钢和南钢股份也实现了业绩增长,净利润同比分别上升8.36%和14.8%。
矿价上涨成“通用借口”
铁矿石价格上涨一直扮演着刺伤中国钢铁业的“罪魁祸首”角色。但事实上,从不同钢企的业绩中可以发现,矿价似乎只是国企业绩不好的借口,民营企业却能顺利消化。
事实上,矿价上涨是全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上述业绩欠佳的钢企在“可比基数”上的解释恰恰说明了在铁矿石长协体系崩溃后,大量失去了成本优势的国有钢企正在面临的危机。
对于协议矿比例高的国企来说,过去长协矿与现货矿之间的价差是其重要的竞争优势。而现在矿石定价周期一再缩短,协议矿和现货矿价差逐步减少,国有钢厂的优势已丧失殆尽,其费用成本高企的劣势凸显无遗。
以鞍钢股份为例。鞍钢在半年报中除了表示矿价上涨过快外,还提及“同期钢价涨幅不足,使得吨钢盈利能力较去年出现较大滑坡”。
民营企业则在此方面优势凸显。因为民营钢厂一直以来都是以购买现货贸易矿为主,因此,短期化定价对其影响远低于国有企业。相反,其效率优先、精细化管理、无历史包袱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得以最大化。
此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钢铁行业已经启动了新一轮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产能扩张。由于吨钢利润可观,众多民营钢企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扩大规模。有统计显示,按照前7个月粗钢日产量核算,今年我国全年粗钢产量将达到7亿吨,同比增长12%。产能的日益扩大将逐步对行业利润形成挤压,这将让利润空间本来就很小、甚至已经出现亏损的国有钢企压力倍增。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精密钢管厂www.sdlcsj.com)刊载的"钢铁行业利润两极化 部分民营钢企效益显著跑赢国企"等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网站刊登此篇文章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尽快联系我们予以撤销,谢谢合作!
请查看相关产品 精密钢管 精密管 精密无缝钢管 精密无缝管 精密钢管厂
同类文章排行
- 精密钢管经销商如何应对目前的行情危机
- 中钢协:冷拔无缝钢管市场仍将供大于求
- 7月全球冷拔无缝钢管日均产量环比大降
- 消费旺季将至 9月钢价有望震荡走高
- BDI运价指数升至逾10周高位 船只预订仍活跃
- 保障房大跃进
- 宝钢等5钢企联合收购国际铌巨头15%股权
- 精度钢管和无缝钢管的主要区别,以及区分的要领
- 你身边的精密无缝钢管是怎么样的呢?
- BDI运价指数下跌 中止连续涨势